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笔者建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需要多管齐下,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投入机制建设缺一不可。
首先,构建农村污水治理技术体系。一方面,尽快出台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技术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不同地区的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村庄所处区位、人口规模、住户集聚程度、地形地貌、经济条件等,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技术标准规范。另一方面,成立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推广平台。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同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总结提炼出适合不同区域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组合,成立成熟技术项目库和技术推广平台。
其次,健全我国农村水环境整治的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水环境保护与建设管理体制,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二是引入第三方服务专业公司。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环保企业对村镇环境整治设施开展第三方运营监测;三是建立事后评估制度。结合现场实测运行结果,评估验证工艺的运行效果,反馈修改后期其他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可出台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落实专项资金和管理人员,实施与乡镇业绩考核和行政村补助挂钩考核机制。
最后,完善农村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为建立农村污水治理多元化投资机制,可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项目打包捆绑,通过区域整合将众多村镇的污水处理项目“优化组合”,整合新建项目和存量项目来形成规模效益,发挥PPP(**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模效益。采用“使用量付费+可用性付费”的付费方式。其中,排水管网设施部分可按照项目的可用性及绩效进行付费,以管网设施的维护质量为考核内容,**按绩效考核进行补贴;污水处理设施部分根据投资额及处理规模等情况通过财务测算后确定,采用使用量付费方式,依据处理达标的污水量,**提供相应的付费金额,以此污水治理的资金困局和设施建设运行缺乏规模效益的难题。
1、A级生物池(缺氧池)
将污水进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内高效生物弹性填料作为xijun载体,靠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物转化为可溶解性**物,将大分子**物水解成小分子**物,以利于后道O级生物处理池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通过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进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2、O级生物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该池为本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分两段,**段在较高的**负荷下,通过附着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参与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种**物质,使污水中的**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负荷降低的情况下,通过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时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净化。两段式设计能使水质降解成梯度,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设计采用相应导流紊流措施,使设计更合理。
曝气方式采用微孔曝气,这样的设计能有效的避免管路由于处理废水产生的污泥堵塞,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氧利用率高。
3、沉淀池
沉淀是污水中的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与水分离的过程。这种工艺简单易行,分离效果好,在各类污水处理系统中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序。
此处沉淀池作用是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净化,使出水效果稳定。
4、消毒池
二沉池出水流入消毒池进行消毒,使出水水质符合卫生指标要求,合格外排。
消毒池内设计消毒装置,导流板,消毒设计投加氯片接触的消毒方式。该投加方式具有投加方便,简单安全等特点,美容院污水处理设备,经消毒后的水再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或附近水域。
5、污泥池
二沉池污泥经污泥泵定时排至污泥池,并设污泥回流装置,部分污泥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进行硝化和反硝化,既减少了污泥的生成,也利于污水中氨氮的去除。剩余污泥进行污泥浓缩,和好氧消化,污泥上清液回流排入调节池再处理,剩余污泥定期抽吸外运(每年二至三次)。
6、清水池
消毒池出水进入清水池,可直接达标排放或者中水回用。